熊璋院长作为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在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》第6期上撰文。他指出: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广泛和深刻影响的今天,科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。为了保障我国下一代适应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普及的进程,所有教育工作者、学生家长需要认清几个改变。第一、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从量到质的改变。即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完整模拟人类智能形成和生长的过程,同时也在逐步取代人类某些工作。第二、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由表及里的改变。即人工智能大模型有了自我学习、自我完善的能力。第三、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从缓至急的改变。以ChatGPT为例,每个月升级一个版本,每个版本的升级都是量和质的跳跃式提升。
正是这些改变,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引导、培育青少年,让他们形成、完善自身的健康基因。为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教育,要更加坚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育的素质教育,引导青少年学会理解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,适应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,接受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,参与人工智能的优化升级,享受人工智能的便利高效。培养青少年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中,坚持扬善除恶,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,做有利于他人、有利于社会的事,充分践行数字社会责任。
//mp.weixin.qq.com/s/FVOt8LqPIZ4ua9EaToUyIA